暖氣片是否燙手,是衡量供熱質量的標準嗎? | 集中供熱的標準是幾度?
集中供熱是通過供熱設施輸送熱能以保證熱用戶家中達到合格的室溫,標準由國標《城鎮供熱服務》( GB / T 33833-2017)、《河南省集中供熱管理辦法》規定,在供熱期內,熱經營企業應當保證居民熱用戶有供熱設施的臥室、起居室(廳)的室溫不低于18℃,其他有供熱設施部位的室溫應當符合國家住宅設計規范的要求。
室溫在18℃以上但暖氣片摸著不熱的問題?
國家規定集中供熱的合格標準是室內溫度要達到18℃以上,而不是摸暖氣片溫度燙不燙。有些用戶對集中供熱存在誤解,集中供熱的目的就在于消除冬季的室內外溫度差,保證室溫達到國家規定標準18℃以上。當室外溫度在8℃左右時,暖氣片只需要散發12℃及以上的溫差;而當室外溫度達到﹣3℃度時,暖氣片就需要散發21℃的溫差,這就意味著暖氣片的散熱量會隨著室外溫差的加大而提高。按照采暖設施的設計要求,當室外溫度低于零下5℃時,暖氣片的散熱達到最高溫度,這樣才能散發足夠的熱量來保證室溫達到18℃以上,摸著相對就要燙手一些。
供熱調節的目的及方法
保持室內溫度恒溫舒適:每年到了供熱期,供熱部門都會根據當地近期天氣情況、室外氣象條件,以及用戶家中的室內溫度,制定相應的調控方案,調控供熱的溫度。比如在近期天氣降溫時,調高供熱溫度,當天氣暖和時,調低供熱溫度。保持室溫恒定、舒適的溫度,避免出現室內忽冷忽熱的現象。
維持近端和遠端溫度平衡:傳統的供熱模式,在熱源、管網、熱力站、用戶之間的數據調控方面,缺乏有效的統一監測調節。供熱部門只管供熱,憑借經驗進行供熱調節,經常會出現距離熱源近端的用戶家中“熱”的開窗戶、遠端用戶家中“冷”的蓋兩床被子,以及“樓上熱樓下冷”等這種供熱不均現象。
隨著供熱事業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利用智慧能源云平臺,對熱源、換熱站供水回水溫度、壓力以及部分用戶室溫進行實時監測與收集數據,調控供熱管網運行參數及管網平衡。
精準調控 按需供熱:供熱運行部門,除了根據天氣及用戶室溫外,還會根據實時的光照情況、風力大小、全天溫差等氣象條件,進行溫度調節。當晚上溫度較低時,提前調高供暖溫度;當白天中午溫度較高時,適當調低溫度。實現精準調控,按需供熱的效果。為用戶帶來溫感舒適的居住感受。
這也就是為什么在供熱初期和末期,或是室外溫度較高的白天,室內的暖氣片摸起來相對是溫度低一些的原因。隨著供熱進入末期,室外溫度上升,室內暖氣片摸起來開始溫溫的,這都是正?,F象。因此,判斷溫度是否達標,不應以暖氣片的觸感溫度進行判定,而是以室內溫度是否達到標準為宜。
| | 來源:www.karakusrestaurant.com |  |
|